点亮雪域高原万家灯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点亮雪域高原万家灯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和平解放前,西藏仅有一座125千瓦、仅供少数上层贵族且断续发电的小水电站。1960年,纳金水电站建成发电,拉萨普通市民用上了电灯。此后,羊湖、沃卡、查龙、金河、直孔、狮泉河、雪卡、老虎嘴、藏木、多布、果多、觉巴等水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大型并网光伏电站等相继建成。以水电为主,油、气和可再生能源互补的综合能源体系基本形成。实现青藏、川藏电力联网。城镇供暖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冬,拉萨市城区实现了天然气供暖,同时也满足了居民生活用气需求。截至2018年底,区内主电网延伸到62个县(区),供电人口272万人,其他地区通过小水电、光伏局域网、户用光伏系统等方式初步实现用电人口全覆盖。
——摘自国新办3月27日发表的《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白皮书
3月28日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纪念日。雪域高原正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夜晚的八角街流光溢彩,游人如织。八角街居民强巴扎西告诉记者,近几年来,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曾经的用电难题再也没有困扰过他。而在七八年前,尤其是冬季晚上9点以后,拉萨的街头并不像如今这么热闹。
条条银线跨越河山,济济人才奔赴边疆。奋战在雪域高原上的国家电网人,将光明和希望传送到寻常百姓家,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各族人民的心坎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主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将助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义不容辞的责任,以实际行动为西藏电力快速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电力天路矗立云端 光明照亮雪域高原
每当夜幕降临,打开一盏灯,光亮便能填满整个房间。每当寒冬腊月,打开电暖器,屋内很快便温暖如春。这些对大多数人来说稀松平常的生活细节,却曾是西藏人民殷切期盼的大事。
时间回溯到12年前,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伊始,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在公司面前:如何让西藏众多无电人口用上电、让西藏人民共享现代文明发展成果?
早在此前一年,公司就确立了大力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在供电范围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推进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在此基础上,2007年7月,公司与自治区签署《关于共同推进西藏自治区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会谈纪要》,共同推进工程实施。2008年4月,春寒未褪,西藏“户户通电”工程在拉萨附近的德庆镇郎寨村开工。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工程建设,2010年9月20日,工程正式竣工。
“今天是喜庆日子,几代人盼的事情终于办成了,对村民来说,就像迎来了‘第二个太阳’!”昌都县察维乡多拉多村村支书兼村委会主任次仁兴奋地说。通电当天,多拉多村的村民盛装打扮,欢快地跳起了锅庄舞。
大电网的延伸,让酥油灯、牛粪火堆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安全稳定的电能取而代之,走进西藏寻常百姓家。西藏电网覆盖面扩大,供电能力显著增强,农牧民基本生产生活用电问题得到了解决,农牧区经济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
尽管“户户通电”工程让更多农牧民用上了电,但由于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及西藏地区缺煤少油、水电受季节影响等因素,西藏部分地区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缺电问题。
“我用心,爱如电。要让不知名的脸,在不知名地点,照亮种种幸福的一瞬间,我正海拔五千。”歌曲《爱如电》唱的,是结束西藏电网孤网运行历史的青藏联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