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亨利仪表电缆有限公司

店铺首页>新闻资讯

高压扁电缆终端制作(高压电缆终端制作证书)

2024/2/17 12:16:52

标题:高压扁电缆终端制作方法

下面是关于高压力缆设备厂家介绍的高压电缆头的制作方法,如您感兴趣的话,可以多多了解一下。

1、剥护套,对于护套应有一些详细的说明来进行,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另外还要保障充分的绝缘。

2、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把内护层铜屏蔽层氧化物去掉并且涂上焊锡。把接地扁铜线分三股并与铜屏蔽层绑紧,并把绑线头处理好,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线头。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密封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

3、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并用焊锡焊牢,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4、剥半导电层,一般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5、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牢),半导电管内不能有一点空气。

6、安装分支手套,在内绝缘层和钢甲这段用填料包平,在手指口和外护层防潮处涂上密封胶,分支手套小心套入,(做好色相标记)热缩分支手套,电缆分支中间尽量少缩(此处容易使分支手套破裂),涂密封胶的4个端口要缩紧。

7、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芯线上涂点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然后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

8、确定终端位置及电缆引至设备接线长度,留有200~300mm余线,锯断多余电缆。

9、确定分芯长度,然后剖塑、锯断钢铠,焊接地。

10、将护层端口(约80mm)、三叉口焊接地线处用密封胶或相应带材填充,按工艺要求剥除铜屏蔽带和外半导电层。

11、专用洗涤剂清洁处理绝缘表面,在外半导电层端口包绕少许应力控制胶(黄色),在绝缘表面涂抹少许硅脂,然后分别套上应力控制管、绝缘管、分支手套,分别热缩。

12、切除绝缘,将接线鼻子插入后压接。然后将密封管套入进行热缩,做好相色标记后,户内电缆头安装结束。

13、若是户外电缆头,每相应套入数只防雨裙进行热缩,注意首只防雨裙与分支手套口的距离为200mm,两个防雨裙间的间距一般为60mm,不同相间防雨裙间的净距为10mm。

看完以上高压力缆设备厂家的介绍,您对于高压电缆头的制作方法了解了多少呢

标题:高压扁电缆终端制作工艺

电缆终端头价格及型号

电缆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熟悉的,并且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网络方面。而电缆终端头就是一种特殊的设备。他具有非常好的防水,应力控制,屏蔽以及绝缘等特性。除此之外电缆终端头还具有非常好的机械性能和电气性能,而且电缆终端头在恶劣的环境下也是不影响使用的。安装还非常方便。正因为电缆终端头具有这些特点,所以电缆终端头在很多的领域被广泛的使用。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说说有关于电缆终端头的知识。电缆终端头价格电缆终端头集防水、应力控制、屏蔽、绝缘于一体,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在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长期使用。具有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电缆终端头广泛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冶金、铁路港口和建筑等各个领域。WOER沃尔冷热缩电缆终端头:¥150(价格来源仅供参考)隆诚35KV冷缩户内终端头NL:¥738(价格来源仅供参考)兴华线缆电线电缆批发电线:¥180(价格来源仅供参考)高压冷缩电缆终端头10KV冷缩:¥70(价格来源仅供参考)隆诚10KV热缩户内终端头NS:¥50(价格来源仅供参考)电缆终端头常见型号10KVPSNY-1/110KVPSNY-1/210KVPSNY-1/310KVPSNY-1/40KVRSJY-3/110KVRSJY-3/210KVRSJY-3/3电缆终端头使用方法1、绝缘套管应完整、清洁、无闪络放电痕迹,附近无鸟巢;2、联接点接触良好,无发热现象;3、绝缘胶有无塌陷、软化和积水;4、终端头是否漏油、铅包及封铅有无电裂;5、芯线、引线的相间及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规定,接地线是否完好;6、相位颜色是否明显,是否与电力系统的相位相符。电缆终端头分类按工作电压分为1KV电缆头、10KV电缆头、27.5KV电缆头、35KV电缆头、66KV电缆头、110KV电缆头、138KV电缆头、220KV电缆头按使用条件分为分为户内电缆终端头和户外电缆终端头20KV热缩户内三芯终端头。按芯数分为单芯终端头、两芯终端头、三芯终端头、四芯终端头(又分为四等芯和3+1)、五芯终端头(又分为五等芯、3+2和4+1)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所说的有关于电缆终端头的知识,希望大家看了以后能够更好的了解电缆终端头。电缆终端头在我们生活中还是非常受大家认可的,并且电缆终端头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其中在电力行业,石油行业,冶金行业以及铁路路口等领域被广泛的使用。电缆终端头的特点就是他在各种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都可以正常工作,而且使用的寿命也是非常长的。除此之外电缆终端头的安装也是非常便捷的哦。

高压电缆头制作基本操作方法

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

冷缩电缆头是一种常见的电路附件,冷缩电缆头的主要的原材料是弹性材料,在使用的时候,主要是要依靠弹性来收回的,是一种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的电缆头,和热缩电缆头有很大的区别,不需要再加热的条件下,使得电缆头收缩。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是很多人都很想知道的,这个也是有非常多的学问的。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1、剥外护套将电缆校直、擦净。剥去从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的外护套(可将恒力弹簧暂时绕在外护套切断处,以方便剥去外护套)。2、锯钢铠暂用恒力弹簧顺钢铠将钢铠扎住,然后顺钢铠包紧方向锯一环形深痕,(不要锯断第二层钢铠,防止伤到电缆),用一字螺丝刀撬起(钢铠边断开),再用钳子拉下并转松钢铠,脱出钢铠带,处理好锯断处的毛刺。整个过程都要顺钢铠包紧方向,不能让电缆上的钢铠松脱。3、剥内护套:关键点:防止划伤铜屏蔽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并用扎丝或PVC带缠绕钢铠以防松散。铜屏蔽端头用PVC带缠紧,以防松散和划伤冷缩管。4、安装钢铠接地线将三角垫锥用力塞入电缆分岔处,除去钢铠上的油漆、铁锈,用大恒力弹簧将钢铠地线固定在钢铠上。为固定牢固,地线应预留10~20mm,恒力弹簧缠绕一圈后,把预留部分反折,再用恒力弹簧缠绕。5、缠填充胶自断口以下50mm至整个恒力弹簧、钢铠及内护层,用填充胶缠绕两层,三岔口处多缠一层,这样做出的冷缩指套饱满充实。6、固定铜屏蔽接地线将一端分成三股的地线分别用三个小恒力弹簧固定在三相铜屏蔽上,缠好后尽量把弹簧往里推。将钢铠地线与铜屏蔽地线分开,不要短接。7、安装冷缩3芯分支:(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8、套装冷缩护套管:(按电缆附件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可在填充胶及小恒力弹簧外缠一层黑色自粘带,使冷缩指套内的塑料条易于抽出。将指端的三个小支撑管略微拽出一点(从里看和指根对齐),再将指套套入尽量下压,逆时针将端塑料条抽出。清洁屏蔽层后,在指套端头往上100mm之内缠绕PVC带,将冷缩管套至指套根部,逆时针抽出塑料条,抽时用手扶着冷缩管末端,定位后松开,不要一直攥着未收缩的冷缩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切除或加长冷缩管或切除多余的线芯。9、剥铜屏蔽层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按电缆附件说明书,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用PVC带包一下,防止铜屏蔽层松开),或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注意不能划破半导体层!),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10、剥外半导电层在离铜带断口10-20mm处(以说明书规定尺寸为准)为外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①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在预定的半导电层剥切处(胶带外侧),用刀划一环痕,从环痕向未端划两条竖痕,间距约10mm。然后将些条形半导电层从未端向环形痕方向撕下(注意,不能拉起环痕内侧的半导电层!),用刀划痕时不应损伤绝缘层,半导电层断口应整齐。检查主绝缘层表面有无刀痕和残留的半导电材料,如有应清理干净。②不可剥离型外半导电层处理方法从芯线未端开始用玻璃刮掉半导电层(也可用专用刀具),在断口处刮一斜坡,断口要整齐,主绝缘层表面不应留半导电材料,且表面应采用砂带打磨光滑。(35kV电缆的外屏蔽多为不可剥离型)11、安装接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压接线端子。锉除接线端子压接毛刺、棱角,并清洗干净。12、清洁主绝缘层表面用专用清洁剂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注意应从绝缘端擦向外半导层端,一般不要反向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13、安装冷缩电缆终端管用填充胶将端子压接部位的间隙和压痕缠平。将冷缩管终端套入电缆线芯并和限位线对齐,轻轻拉动支撑条,使冷缩管收缩。14、密封端口分别在收缩后各相冷缩管和冷缩指套的端口处包绕半导体自粘带。这样,既能使冷缩管外半导体层与电缆外半导体屏蔽层良好接触,又能起到轴向防水防潮的作用。冷缩电缆头的制作工艺是什么样的,有哪些步骤要讲究,这些小编都已经在上文中给大家做了详细的介绍了。冷缩电缆头的个头在电缆的相关附件当中是比较的庞大了的,所以是非常的有辨识度的。冷缩电缆头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好品质的冷缩电缆头,才能有好的使用体验以及好的使用效果。所以掌握冷缩电缆头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件事情。

标题:高压电缆终端头制作

高压电缆头制作技术

??1、高压电缆头的基本要求 

电缆终端头是将电缆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部件,电缆中间头是将两根电缆连接起来的部件,电缆终端头与中间头统称为电缆附件。电缆附件应与电缆本体一样能长期安全运行,并具有与电缆相同的使用寿命。良好的电缆附件应具有以下性能: 

线芯联接好: 主要是联接电阻小而且联接稳定,能经受起故障电流的冲击;长期运行后其接触电阻不应大于电缆线芯本体同长度电阻的1.2倍;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耐振动、耐腐蚀性能;此外还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现场安装。 

绝缘性能好: 电缆附件的绝缘性能应不低于电缆本体,所用绝缘材料的介质损耗要低,在结构上应对电缆附件中电场的突变能完善处理,有改变电场分布的措施。 

2、电场分布原理 

高压电缆每一相线芯外均有一接地的(铜)屏蔽层,导电线芯与屏蔽层之间形成径向分布的电场。也就是说,正常电缆的电场只有从(铜)导线沿半径向(铜)屏蔽层的电力线,没有芯线轴向的电场(电力线),电场分布是均匀的。 

在做电缆头时,剥去了屏蔽层,改变了电缆原有的电场分布,将产生对绝缘极为不利的切向电场(沿导线轴向的电力线)。在剥去屏蔽层芯线的电力线向屏蔽层断口处集中。那么在屏蔽层断口处就是电缆最容易击穿的部位。电缆最容易击穿的屏蔽层断口处,我们采取分散这集中的电力线(电应力),用介电常数为20~3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 材料制作的电应力控制管(简称应力管),套在屏蔽层断口处,以分散断口处的电场应力(电力线),保证电缆能可靠运行。 

要使电缆可靠运行,电缆头制作中应力管非常重要,而应力管是在不破坏主绝缘层的基础上,才能达到分散电应力的效果。在电缆本体中,芯线外表面不可能是标准圆,芯线对屏蔽层的距离会不相等,根据电场原理,电场强度也会有大小,这对电缆绝缘也是不利的。为尽量使电缆内部电场均匀,芯线外有一外表面圆形的半导体层,使主绝缘层的厚度基本相等,达到电场均匀分布的目的。 

在主绝缘层外,铜屏蔽层内的外半导体层,同样也是消除铜屏蔽层不平,防止电场不均匀而设置的。 

为尽量使电缆在屏蔽层断口处电场应力分散,应力管与铜屏蔽层的接触长度要求不小于20mm,短了会使应力管的接触面不足,应力管上的电力线会传导不足(因为应力管长度是一定的),长了会使电场分散区(段)减小,电场分散不足。一般在20~25mm左右。 

在做中间接头时,必须把主绝缘层也剥去一部分,芯线用铜接管压接后,用填料包平(圆)。有二种制作方法: 

热缩套管: 用热缩材料制作的主绝缘套管缩住,主绝缘套管外缩半导体管,再包金属屏蔽层,外护套管。 

预制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为中空的圆柱体,内孔壁是半导体层,半导体层外是主绝缘材料。 

预制式安装要求比热缩的高,难度大。管式预制件的孔径比电缆主绝缘层外径小2~5mm。中间接头预制管要两头都套在电缆的主绝缘层外,各与主绝缘层连接长度不小于10mm。电缆主绝缘头上不必削铅笔头(在电缆芯线上尽量留半导体层)。 铜接管表面要处理光滑,包适量填料。 

关键技术问题: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消除电晕。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预制管外面同热缩的一样,半导体层和铜屏蔽层,最外面是外护层。 

3、电缆终端电应力控制方法 

电应力控制是中高压电缆附件设计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电应力控制是对电缆附件内部的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实行控制,也就是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得电场分布和电场强度处于状态,从而提高电缆附件运行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对于电缆终端而言,电场畸变最为严重,影响终端运行可靠性的是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而电缆中间接头电场畸变的影响,除了电缆外屏蔽切断处,还有电缆末端绝缘切断处。为了改善电缆绝缘屏蔽层切断处的电应力分布,一般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3.1 几何形状法 

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应力集中:应力锥设计是常见的方法,从电气的角度上来看也是的最有效的方法。应力锥通过将绝缘屏蔽层的切断处进行延伸,使零电位形成喇叭状,改善了绝缘屏蔽层的电场分布,降低了电晕产生的可能性,减少了绝缘的破坏,保证了电缆的运行寿命。采用应力锥设计的电缆附件有绕包式终端、预制式终端、冷缩式终端。 

3.2 参数控制法 

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缓解电场应力集中 高介电常数材料:采用应力控制层---上世纪末国外开发了适用于中压电缆附件的所谓应力控制层。其原理是采用合适的电气参数的材料复合在电缆末端屏蔽切断处的绝缘表面上,以改变绝缘表面的电位分布,从而达到改善电场的目的。另一方法是增大屏蔽末端绝缘表面电容(Cs),从而降低这部分的容抗,也能使电位降下来,容抗减小会使表面电容电流增加,但不会导致发热,由于电容正比于材料的介电常数,也就是说要想增大表面电容,可以在电缆屏蔽末端绝缘表面附加一层高介电常数的材料。 

目前应力控制材料的产品已有热缩应力管、冷缩应力管、应力控制带等等,一般这些应力控制材料的介电常数都大于20,体积电阻率为108-1012Ω.cm。应力控制材料的应用,要兼顾应力控制和体积电阻两项技术要求。 

虽然在理论上介电常数是越高越好,但是介电常数过大引起的电容电流也会产生热量,促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同时应力控制材料作为一种高分子多相结构复合材料,在材料本身配合上,介电常数与体积电阻率是一对矛盾,介电常数做得越高,体积电阻率相应就会降低,并且材料电气参数的稳定性也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长时间电场中运行,温度、外部环境变化都将使应力控制材料老化,老化后的应力控制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体积电阻率变大,应力控制材料成了绝缘材料,起不到改善电场的作用,体积电阻率变小,应力控制材料成了导电材料,使电缆出现故障。这就是应用应力控制材料改善电场的热缩式电缆附件为什么只能用于中压电力电缆线路和热缩式电缆附件经常出现故障的原因所在,同样采用冷缩应力管和应力控制带的电缆附件也有类似问题。 

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非线性电阻材料(FSD)也是近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材料,它利用材料本身电阻率与外施电场成非线性关系变化的特性,来解决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电场集中分布的问题。非线性电阻材料具有对不同的电压有变化电阻值的特性。当电压很低的时候,呈现出较大的电阻性能;当电压很高的时候,呈现出较小的电阻性能。采用非线性电阻材料能够生产出较短的应力控制管,从而解决电缆采用高介电常数应力控制管终端无法适用于小型开关柜的问题。 

非线性电阻材料亦可制成非线性电阻片(应力控制片),直接绕包在电缆绝缘屏蔽切断处上,缓解这一点的应力集中的问题。 

4、中低压电缆附件主要种类 

中低压电缆附件目前使用得比较多的产品种类主要有热收缩附件、预制式附件、冷缩式附件。它们分别有以下特点: 

4.1 热收缩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以聚、-(EVA)及乙丙橡胶等多种材料组分的共混物组成。该类产品主要采用应力管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亦即采用参数控制法缓解电场应力集中。主要优点是轻便、安装容易、性能尚好,价格便宜。 

应力管是一种体积电阻率适中(1010-1012Ωcm),介电常数较大(20--25)的特殊电性参数的热收缩管,利用电气参数强迫电缆绝缘屏蔽断口处的应力疏散成沿应力管较均匀的分布。这一技术一般用于35kV及以下电缆附件中。因为电压等级高时应力管将发热而不能可靠工作。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 

要保证应力管的电性参数必须达到上述标准规定值方能可靠工作。另外要注意用硅脂填充电缆绝缘半导电层断口出的气隙以排除气体,达到减小局部放电的目的。交联电缆因内应力处理不良时在运行中会发生较大收缩,因而在安装附件时注意应力管与绝缘屏蔽搭盖不少于20mm,以防收缩时应力管与绝缘屏蔽脱离。热收缩附件因弹性较小,运行中热胀冷缩时可能使界面产生气隙,因此密封技术很重要,以防止潮气浸入。 

4.2 预制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主要采用几何结构法即应力锥来处理应力集中问题。 其主要优点是材料性能优良,安装更简便快捷,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是近年来中低压以及高压电缆采用的主要形式。存在的不足在于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高,通常的过盈量在2~5mm(即电缆绝缘外径要大于电缆附件的内孔直径2~5mm),过盈量过小,电缆附件将出现故障;过盈量过大,电缆附件安装非常困难(工艺要求高)。特别在中间接头上问题突出,安装既不方便,又常常成为故障点。此外价格较贵。 

其使用中关键技术问题是: 

附件的尺寸与待安装的电缆的尺寸配合要符合规定的要求。另外也需采用硅脂润滑界面,以便于安装,同时填充界面的气隙。预制附件一般靠自身橡胶弹力可以具有一定密封作用,有时可采用密封胶及弹性夹具增强密封。 

4.3 冷缩式附件 

所用材料一般为硅橡胶或乙丙橡胶。冷缩式附件一般采用几何结构法与参数控制法来处理电应力集中问题。几何结构法即采用应力锥缓解电场集中分布的方式要优于参数控制法的产品。 

与预制式附件一样,材料性能优良、无需加热即可安装、弹性好,使得界面性能得到较大改善,与预制式附件相比,它的优势在如安装更为方便,只需在正确位置上抽出电缆附件内衬芯管即可安装完工。所使用的材料从机械强度上说比预制式附件更好,对电缆的绝缘层外径尺寸要求也不是很高,只要电缆附件的内径小于电缆绝缘外径2mm(资料上这样的,这与预制式附件要求2~5mm有偏差-编者)就完全能够满足要求。因此冷缩式附件施工安装比较方便。其特点是安装工艺更方便快捷,安装到位后,其工作性能与预制式附件一样。价格与预制式附件相当,比热收缩附件略高,是性价比最合理的产品。 

另外,冷缩式附件产品从扩张状况还可分为工厂扩张式和现场扩张式两种,一般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多采用工厂扩张式,其有效安装期在6个月内,最长安装期限不得超过两年,否则电缆附件的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冷缩式附件则多为现场扩张式,安装期限不受限制,但需采用专用工具进行安装,专用工具一般附件制造厂均能提供,安装十分方便,安装质量可靠。 

5、铅笔头问题 

在制作终端头时,可以不削铅笔头。但是,如电缆绝缘端部与接线金具之间需包绕密封带时,为保证密封效果,通常将绝缘端部削成锥体,以保证包绕的密封带与绝缘能很好的粘合。在制作中间接头时,如果所装接头为预制型结构(含预制接头、冷缩接头),绝缘端部不要削成锥体,因为这种类型的接头,在接头内部中间部分都有一根屏蔽管,该屏蔽管的长度只比铜或铝连接管稍长,如电缆绝缘削成锥体,锥体的根部将离开屏蔽管,连接管部分的空隙将不会被屏蔽,从而影响到接头的性能,造成接头在中部击穿。如果所装接头为热缩型或绕包型结构时,绝缘端部必须削成锥体,即制成反应力锥,同时必须将锥面用砂带抛光,因为锥面的长度远大于绝缘端部直角边的长度,故而沿着锥面的切向场强远小于绝缘直角边的切向场强,沿锥面击穿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接头的性能。 

6、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 

电缆附件中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主要用于缓和分散电应力的作用,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的材质构成都是由多种高分子材料共混或共聚而成,一般基材是极性高分子,再加入高介电常数的填料等等。应力管和应力疏散胶中是否含有半导体成分这就要看生产厂家的材料配方了,有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7、电缆接地问题 

在制作电缆头时,将钢铠和铜屏蔽层分开焊接接地,是为了便于检测电缆内护层的好坏,在检测电缆护层时,钢铠与铜屏蔽间通上电压,如果能承受一定的电压就证明内护层是完好无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要求,用不着检测电缆内护层,也可以将钢铠与铜屏蔽层连在一起接地(提倡分开引出后接地)。 

电力安全规程规定: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电缆都采用两端接地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电缆大多数是三芯电缆,在正常运行中,流过三个线芯的电流总和为零,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外基本上没有磁链,这样,在铝包或金属屏蔽层两端就基本上没有感应电压,所以两端接地后不会有感应电流流过铝包或金属屏蔽层。 

感应电压的大小与电缆线路的长度和流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电缆很长时,护套上的感应电压叠加起来可达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程度,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遭受操作过电压或雷电冲击时,屏蔽上会形成很高的感应电压,甚至可能击穿护套绝缘。 

三、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 

1、在35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接头中,改善其护套断开处电场分布的方法有几种 

(1)胀喇叭口:在铅包割断处把铅包边缘撬起,成喇叭状,其边缘应光滑、圆整、对称。 

(2)预留统包绝缘:在铅包切口至电缆芯线分开点之间留有一段统包绝缘纸。 

(3)切除半导电纸:将半导电纸切除到喇叭口以下。 

(4)包绕应力锥:用绝缘包带和导电金属材料包成锥形,人为地将屏蔽层扩大,以改善电场分布。 

(5)等电位法:对于干包型或交联聚电缆头,在各线芯概况绝缘表面上包一段金属带,并将其连接在一起。 

(6)装设应力控制管:对于35kv及以下热缩管电缆头,首先从线芯铜屏蔽层末端方向经半导体带至线芯绝缘概况包绕2层半导体带,然后将相应规格折应力管,套在铜屏蔽的末端处,热缩成形。 

2、目前中压电缆附件中改善电场分布的措施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几何型:是通过改变电缆附件中电压集中处的几何形状来改变电场分布,降低该处的电场强度,如包应力锥、预制应力锥、削铅笔头、胀喇叭口等。二是参数型:是在电缆末端铜屏蔽切断处的绝缘上加一层一定参数材料制成的应力控制层,改变绝缘层表面的电位分布,达到改善该处电场分布的目的。如常见的应力控制管、应力带等。

标题:高压电缆终端制作流程

高压电缆头制作详细的操作工艺

步是剥护套,对于护套应有一些详细的说明来进行,先外后内的顺序进行。另外还要保障充分的绝缘。对于一些专用的钢甲也会有相应的工具进行。

第二步是焊接屏蔽层接地线,把内护层铜屏蔽层氧化物去掉并且涂上焊锡。把接地扁铜线分三股并与铜屏蔽层绑紧,并把绑线头处理好,焊锡与铜屏蔽层焊住线头。外护套防潮段表面一圈要用砂皮打毛密封以防止水渗进电缆头。屏蔽层与钢甲两接地线要求分开时,屏蔽层接地线要做好绝缘处理。

第三步是铜屏蔽层处理,在电缆芯线分叉处做好色相标记,正确测量好铜屏蔽层切断处位置并用焊锡焊牢,在切断处内侧用铜丝扎紧,顺铜带扎紧方向沿铜丝用刀划一浅痕,慢慢将铜屏蔽带撕下顺铜带扎紧方向解掉铜丝。

第四步剥半导电层,一般在离铜带断口10mm处为半导电层断口,断口内侧包一圈胶带作标记。用不掉毛的浸有清洁剂的细布或纸擦净主绝缘表面的污物,清洁时只允许从绝缘端向半导体层,不允许反复擦,以免将半导电物质带到主绝缘层表面。

第五步安装半导电管终端头在三根芯线离分叉处的距离应尽量相等,一般要求离分支手套50mm,半导电管要套住铜带不小于20mm,外半导电层已留出20mm,在半导电层断口两侧要涂应力疏散胶(外侧主绝缘层上15mm长),主绝缘表面涂硅脂。半导电管热缩时注意:铜带不松动表面要干净(原焊锡要焊牢),半导电管内不一点空气。

第六步安装分支手套,在内绝缘层和钢甲这段用填料包平,在手指口和外护层防潮处涂上密封胶,分支手套小心套入,(做好色相标记)热缩分支手套,电缆分支中间尽量少缩(此处最容易使分支手套破裂),涂密封胶的4个端口要缩紧。

第七步安装绝缘套管和接线端子:测量好电缆固定位置和各相引线所需长度,锯掉多余的引线。测量接线端子压接芯线的长度,按尺寸剥去主绝缘层,芯线上涂点或硅脂,压接线端子。处理掉压接处的毛刺,接线端子与主绝缘层之间用填料包平,套绝缘热缩管,在接线端子上涂密封胶,一根绝缘热缩套管要套住接线端子,绝缘套管都要上面一根压住下面一根。

10kV高压电缆头的制作工艺

10kV的电压等级在我国高压配电网络最为常见,其电缆头的种类繁多,可以根据材料性质的不同分为热缩电缆头和冷缩电缆头,也可以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分为户内电缆头和户外电缆头,同时还可以根据电缆芯数的差异划分为单芯和多芯电缆头等,具体选择那种类型的电缆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而定。笔者以10kV冷缩电缆头的制作为例,详尽地叙述其制造步骤和工艺,主要包括剥离内外护套及钢铠、包绕填充胶以及固定电缆元件等众多步骤。

(1)剥离内外护套及钢铠。在剥离内外护套及钢铠之前,首先要将电缆线擦拭干净并且校正拉直,便于剥皮分离,其次剥离掉安装位置到接线端子之间的外护套,注意预留钢铠30mm,内护套10mm,便于包裹固定,用扎丝或者生胶带对剥离的钢铠、铜屏蔽端口进行缠绕,防止松散后划伤冷缩管。

(2)固定地线及冷缩管。无论是钢铠地线还是铜屏蔽地线都要对其进行固定操作,制作者首先使用三角电锥插入到电缆分叉处,打磨钢铠表面的油漆及铁锈,然后采用大恒力弹簧将地线固定在钢铠之上,为了确保地线固定牢靠,通常在固定地线时预留15-25mm的线头,而后将这些线头绕恒力弹簧一圈之后,将其反折,再用弹簧对其进行一步的固定。铜屏蔽地线的固定,操作步骤基本上与钢铠地线一致,的不同在于铜屏蔽地线有三股地线,需要采用三个小恒力弹簧进行固定。为了避免短接事故的发生,钢铠地线和铜屏蔽线要尽量分开,二者不能够串在一起。固定冷缩管是在冷缩套指往上约80mm处缠绕生料带,然后将冷缩管套在指套根部,逆时针方向抽出塑料条,根据冷缩管端头到接线端子的距离对冷缩管进行切除。

(3)剥离铜屏蔽层和外半导层。在距离已固定的冷缩管20mm处用刀剥离铜屏蔽线,并同时记住相色线,然后在距离其10mm处对外半导层进行剥离,同时根据原有的相色线的颜色缠绕相色条。值得注意的是,剥离外半导层时切忌刀口不要太深,否则极易破坏电缆的绝缘性,进而因放电而击穿绝缘层。

(4)半导电带的缠绕及固定密封。在缠绕之前要对铜屏蔽线表面进行打磨清洗,并用有机硅油脂涂抹,确保光滑干净之后在已经剥离的铜屏蔽线上缠绕几圈半导电带。当剥离、清洗以及缠绕工序完成之后,电缆头的制作进入了的固定密封阶段,主要的固定区域是冷缩终端、密封管和冷缩指套。首先缓缓地抽拉冷缩终端的支撑条,让其与终端接口对齐,进而拉动支撑条进行收缩,从而将冷缩终端固定;其次用填充胶将接线端子部位的间隙涂抹均匀,而后用生胶带在填充胶的外层进行缠绕,从而将密封管固定起来;将冷缩指套的一端和连接地线用密封胶和电缆外套连接起来,而后将指套翻转对折,用扎线捆紧扎牢,从而最终完成电缆头制作。

标题:高压电缆终端制作证书

高级电工是职业资格等级制度中的一个级别,除了高级(三级)还有初级(五级)、中级(四级)、(二级)、高级(一级)

电工需要掌握的技能:

1.一个合格的电工需在理论基础上要掌握 《电工基础知识》、《电工学》、《低压电力技术流程》、《安全用电规程》和《紧急救护法》等。

2.在实践上要会独立排除电气故障、一二次电路的接线等,还要持有应急管理局颁发的特种作业电工操作证。

个人认为,我们首先需要知道2000瓦电磁炉在工作时的额定工作电流,然后再根据额定的工作电流选择导线,才是根据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去选择这个回路的空气开关。所以总体来说应该分成三步,下面逐一给大家进行介绍。

10KV高压电缆终端头制作主要注意什么如何制作电缆终端接头下面来介绍下关于10KV的高压电缆终端头的制作步骤。

一、电缆终端头作用是装配到电缆线路的首末端,用来完成与其他电气设备连接的装置,有户外终端头、户内终端头、肘形终端头等。电缆终端头均匀电缆末端电场分布,实现电应力的有效控制。电应力控制就是指对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的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使电场分布及电场强度处于状态.使电场分布尽可能均匀,提高电缆运行的可靠性。

二、10KV电缆终端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户外使用时应当使用户外电缆终端,环境温差大时宜使用冷缩型电缆终端

2.在室内使用时选择户内型电缆终端

3.电缆终端附件等级使用15KV的电压等级

4.电缆附件的管径需要与电缆的线芯截面相对应一致

5.在易燃易爆等不允许有火种场所的电缆终端,应选用冷缩电缆终端附件

6.电缆终端应采用加强绝缘、密封防潮、机械保护等措施,并应有改善电缆屏蔽端部电场集中的有效措施,且确保外绝缘相间和对地距离。

三、(户外热缩)具体制作步骤是:

1、切割电缆,将待接头的两段电缆自断口处交叠,交叠长度为200~300mm。

2、芯线处理,铅笔头特写

3、剥除外半导电层,切口应平齐,切勿伤及主绝缘层。清洁绝缘表面,清洁线芯

4、固定应力管:应力管搭接规定长度的铜屏蔽,加热收缩。喷灯火焰温度不宜过高,火焰朝收缩方向,并不断旋转移动

5、套入铜屏蔽网

6、压接端子:每个端子层压2道。并打磨压接端子。

7、绕包密封胶:在反应力处包绕密封胶(或J-20绝缘自粘带)并搭盖端子10㎜。绕包层表面应连续光滑。

8、安装绝缘管:将绝缘管套至三叉根部,加热收缩固定,按工艺要求的起始收缩部位和方向顺序收缩,有利于排除气体,开始加热时火焰缓慢接近材料,不断移动,旋转加热,以确保收缩均匀并避免烧焦材料。

9、各相分别套入铜网屏蔽,将套入长端同屏蔽网移至接头上,用手将屏蔽网在各相上整平,同时注意将铜网两端压在电缆原来的屏蔽层上,用锡焊焊接。 

11、焊接地线,用附带的编织铜线将接头两端的保护钢铠联结(焊接)起来

12、烘烤外护层,将一端电缆中早已套入的长外护套管移到超过压接管位置时开始热缩

用黑胶布在外护套交叠处做包缠封口处理,至此,电缆中间头制作结束。下面是终端接头安装:

1、固定密封管:将密封管套至端子绝缘连接处,先预热端子,再从端子侧开始加热收缩。密封处应预先打磨并包胶。 

2、固定相色管:将相色管套在密封管上,加热固定,户内头安装完毕。 

3、固定雨裙:将防雨裙加热颈部固定在绝缘管上,户外头安装完毕。

四、电缆终端接头由于装置地区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很多形式。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1、出线梗与电缆芯导体连接必须牢固可靠,在正常负载允许过载的情况下,其接触面 不得发热,出线梗的截面积不应小于电缆芯线的1. 5倍。 

2、、户外终端头必须具有可靠的防水设施,并应尽量减少沿各接合处空气侵人盒内的机会。 

3、有足够的绝缘水平、密封性和机械强度。 

4、其他要求和电缆接头制作相同。上述就是10KV高压终端头制作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高压电缆终端生产厂家会提供电缆终端头产品说明,具体以各厂家实际情况为准。

电工学徒

昆明短期电工学徒课程内容: 

周:电工基础(安全用电法律法规)以及各种仪器仪表使用。 

第二周:家庭电路布线(比如:一控、两控,多控等),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线路的运行,维护,检修等。 

第三周:典礼拖动(机电及其各种控制电路,比如:电机直接启动,电机星-三角起动,自耦变压起动,异地控制,顺序控制等)。 

第四周:变电,配电,输电以及二次回路的控制,运行,维护,检修等。

点击展开

相关资讯

店铺热门产品


产品分类

QQ交谈
拨打电话 立即联系